韦江凡
1922年,韦江凡出生在澄城县。7岁时,父母亲双双去世,他和哥哥成了孤儿。 韦江凡先生作品他干过农活,当过杂货店的学徒,断断续续在学校念过几年书。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在废纸上画,在黑板上画,甚至用树枝在地上画。在上小学时,在纪念老师的墙报上画了老师的遗像,这让他在当地一下子出了名。 18岁时,韦江凡去了西安,先后在小学和中学当美术老师,继而又考入新成立的中华美专,开始了勤工俭学的学艺之途。没钱买画纸,他就在廉价的土纸上刷一层白矾当做画纸。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只能边学艺边在中学里教课。   1946年,报纸上一则徐悲鸿就任国立北平艺专校长的消息拨动了韦江凡的心弦。徐悲鸿是他仰慕已久的大师,北平艺专是他心目中艺术的天堂,二者的结合令他无限神往,于是他变卖了所有的家当,踏上了北上求学的道路。   赶到北京时已经错过了考季,钱也用光了,没饭吃、没地住。但他没有死心,心想既然到了北京,无论如何也要见徐悲鸿先生一面。第二天一早就赶到北平艺专,没想到徐先生真的接见了他,听说他画了难民还乡的速写,忙让他拿出来。看了他的画,徐先生很喜欢,连说画得好,徐悲鸿马上叫来文印科的老师,让他跟着刻蜡版,每月给2万元钱(当时的法币),正好够伙食费。就这样,韦江凡晚上在食堂的灯下刻蜡版,白天去当旁听生。
馬(上款为许麟庐三女许嫦)
馬(上款为许麟庐三女许嫦) 51x19 25000 
卢光照(上款为许麟庐三女许嫦)
卢光照(上款为许麟庐三女许嫦)